出效益创品牌打造“产业集群”
文化产业助力经济转型发展
稿件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通讯员 马宇灵 翟 慧 马 彦)按照新的规划,矿区将围绕加速实现经济社会全面转型的奋斗目标,结合自身实际,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突出煤文化、生态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有机融合,着力打造“拉花源头、葛洪故里、根雕之乡、滑雪胜地、百年煤都”五张文化名片,将产业基础、文化创意、历史遗存和自然生态等空间序列整合,整体谋划实施“1244”四大文化战略工程,即形成一个中心民俗文化城、培育根雕和陶瓷两大特色文化产品、建设“红、白、黑、绿”四大文化产业园、打造“拉花、龙鼓、抹牌、社火”四张民俗文化品牌,力争实现到202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区GDP比重5%的总体目标,变“挖煤矿”为“掘文矿”,实现矿区从资源枯竭型城市向现代旅游休闲服务型城市转型升级。
打造中心民俗文化城
以新落成的文化中心作为全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功能区,充分发挥其在区位、人才与技术等方面的优势,营造洼地效应,推动产业聚集。通过采用区域化、社会化、市场化运作模式,对龙鼓、拉花、抹牌等传统民间艺术精品进行再创作,提高文艺精品项目附加值。鼓励书协、作协、美协、影协等民间文化团体,结合矿区特有的人文、历史、民俗等资源,创造生产一批优秀的文学、戏剧、舞蹈、影视作品,繁荣文化市场。在城区建设文化旅游集散中心、民间工艺品交易中心、民俗文化一条街,促进民俗文化与演艺娱乐、贸易流通、创意推广等多业态融合,引领、辐射并带动全区文化产业发展。
培育根雕陶瓷两大特色文化产品
加大对根雕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调动根雕从业人员积极性,不断提高根雕艺术创作水平,发展壮大根雕文化产业,叫响“中国太行山根艺之乡”的文化品牌,初步形成中国北方根雕艺术展示中心和产销基地。在技术、工艺、装配等方面加大对陶瓷产业的投入,鼓励民间文化艺人恢复剪纸、刺绣、雕刻、编织、烙画等传统工艺,融合名胜古迹和民间习俗等文化内涵,引入文化创意元素,提升陶瓷产品的价值层次。建立文化艺术品人才培训机构,举办根雕艺术节、陶瓷艺术品展览会和竞赛活动,构建根雕和陶瓷艺术品收藏市场和电子商务平台,借力旅游市场,大力开发根雕和陶瓷纪念品和工艺品。
创新民俗文化品牌
继续大力实施中华优秀民间艺术精品恢复和引进工程,在全区形成“一村一品一特色”的民俗文化格局。计划利用3至5年时间,重新整合横南百人拉花、西岗头清凉山龙鼓、张家井抹牌、青泉红脸社火、东王舍和刘赵村白脸社火等特色节目,分别成立文化表演公司和艺术团,引导民间文艺精品项目走上市场化、产业化道路。对极具矿区特色的正月连庄会、轩山老母佛歌会等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品牌包装,使其在传承发展中焕发新生机。
建设四大文化产业园
依托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积极配合河北省大西柏坡战略,建设以万人坑纪念馆为基地的红色精神瞻仰园区、以清凉山和滑雪场为中心的动感体育观光园区、以煤矿井下探险为特色的段家楼影视观光园区和以天户峪为轴心辐射周边的昊源苹果农家休闲文化体验园区。通过开展旅游文化节、采摘节、艺术节等特色文化活动,提升文化产业园区的服务能力和集聚效应,做大做强做优园区建设。有侧重地挖掘各大园区的文化内涵和特色,以增强旅游业的文化魅力和延伸旅游业的产业链条为重点,在城区旅游集散中心、清凉山旅游服务区、段家楼工业旅游示范基地等重点景区,编排一台以矿区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民俗艺术为背景,反映百年煤都历史变迁的大型实景演出,打造集影视体验、休闲采摘、滑雪娱乐、红色教育、民俗观赏为一体的文化产业集聚区。
以点带面培育特色产业
在文化产业空间布局与功能分区方面,矿区将全区文化产业空间布局确定为“一核、三区、五点”。一核,即将综合文化中心作为矿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功能区,发挥其对全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引领和示范作用。综合文化中心,将重点用于发展娱乐表演、新闻媒体、影视制作、设计广告、文艺演出、文化论坛、产业策划等产业。三区,即形成西部、南部、北部三个重点区域,西部地区以清凉山和天户峪为中心,重点发展自然与人文资源旅游产业、农家文化生态采摘产业;南部地区以段家楼、起龙山和凤山镇为中心,重点发展工业、生态和民俗文化旅游以及根雕、剪纸等文化产品生产业;北部地区以菲纳特、华康、金仪3家陶瓷企业为中心,重点培育陶瓷创意文化产业,使其成为矿区文化产业的新增长点。五点,即以贾庄镇、横涧乡、凤山镇、矿市街道、四微街道为五点,以所在地为基础,大力发展各乡镇的文化产业,提高对辖区内居民的文化服务功能,有重点地培育特色产业,提高对区外的辐射能力。
根据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要求和战略重点,矿区在文化产业体系中设计和确定了一批具有支撑、示范和带动作用的系列工程,在系列工程中选择和实施一些重点项目,以系列工程和重点项目为抓手,推动全区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矿区通过段家楼国家矿山工业游示范基地、杏花沟生态公园、天户峪旅游度假新村、横涧古街文化园等14个重点文化项目的实施,推动文化产业迈上新台阶,打造新品牌,逐步让文化旅游业承担起服务经济的先行军作用。
在今后一段时期内,矿区将不断培育和发展文化市场主体,延伸文化产业链,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加快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达到30%,到2013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区GDP比重达到1%,到2015年达到2%,到2020年达到5%,使文化产业成为名符其实的支柱产业。